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作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的深刻论断,多次强调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为了更全面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更深层次思考社会现象,民生智库秉承“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使命,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集中思想智慧,编纂新书《社会调查与评价》。新书已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更好地交流探讨,现摘取书中精选内容陆续推出。今日分享《公共服务调查与评价之园林绿化(二)》。
园林绿化起源于对自然和开放空间的重视,以及对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的需求。习在 2017年全国两会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落实调查评价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园林绿化调查评价从公共角度和管理系统上层出发,强化管理人员素质,不断吸取其他公共管理领域经验,整合信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园林绿化管理提供建议支撑。
调查技术与方法持续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林业资源调查方法需要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条件和需求。这要求从政府部门、管理养护单位到第三方调查评价单位的人员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提高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收集分析难度大。林业资源调查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这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园林绿化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如何有效地监测和记录这些变化,是调查评价工作的重难点。
生态环境评估需要跨学科知识。评估园林绿化资源及服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生态因素,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监管标准需保证公正合理性。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的监督考核标准,并确保其严格执行是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关键,否则监督考核可能流于形式。
园林绿化管理存在跨部门横向协同不足,跨层级纵向穿透不够的问题,行业数据汇聚机制尚未理顺,跨行业绿化资源整合和整体联动协同难以实现。
各属地和部门联动未实现。由于各属地和部门体系不一致,无法充分共享经验和实现联动。如区属涉绿单位城管局、交通局、水务局各自管理市政设施配套绿化、区属道路行道树、河道绿化,但在属地范围内,属地政府的监管职责、管护责任落实和联动长效机制未建立;在边界、管理交叉区域,绿地管理问题相互推诿、边界不清情况时有发生,给区级统筹行业涉绿部门和压实属地管护责任带来极大困难。
上下级部门数据共享不充分。上级无法准确掌握下级公园和绿地建设管理的现状,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不利于上级制定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建设规划,难以实现统筹管理;无法进行下级之间的横向比较,不利于制订分级分步实施计划,难以实现协同管理。
多权属部门协调难度大。园林绿化资源的权属涉及多个部门或单位,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比如,一些绿地分布在街道、小区内部,需要政府、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多方协作配合,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协调难度。
调查范围广且任务重。常态化监督考核涉及范围广、任务量大,对调查团队的人力、物力、设备等资源配置提出较高要求。
专业性工作需要大量专家支撑。公园分类分级动态调整需要熟悉不同类别、级别公园的标准要求,对技术能力要求高;公园体检涉及规划文件合规性、规划落实情况以及生态、景观、集水节水等定性指标的评价;生物多样性调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入侵生物防治涉及各物种鉴别。上述工作所需时间长,而第三方团队通常不具备各细分领域的专业技术,需要相关领域专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给予支撑。
聘请专家顾问。聘请具有园林绿化专业技术职称的政府部门或科研单位专家,以及具有公园管理政策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提供专业指导和全程技术支撑。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城市绿地监管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责任到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园林绿化监管。
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开云电竞下载利用林地、绿地和公园巡查App开展调查,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保障工作质量和进度。
分级分步实施。基于公园体检工作量大,且项目周期短、预算资金不足等情况,分级分步开展公园体检。第一年试点开展,优先完成综合公园体检,其他公园仅上报材料,用三年时间覆盖全部公园。
本着严谨、可行、便于操作的原则,在市级指标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区级考评指标,同时增加生态保护、生态韧性、生态科普、全龄游憩、周边服务等生态类、服务类特色指标,形成由“市级指标 +区级指标 +特色指标”构成的公园体检指标体系,见表 2-10。
一是调查游客对设施配置、安全服务、游园秩序等公园管理和服务现状的满意度;二是调查管理和服务人员对上级政策的知晓情况、对公园运营状况的满意度、提升公园管理和服务的意见建议及希望获得的政策支持等。
管理台账:生态林地块管理台账、乡镇生态林网格化管理台账、城镇绿地管理台账、村庄绿化美化台账、村庄绿化覆盖率统计台账、初评和复评后完善更新的等级绿地台账、养护监管或服务管理问题及整改台账等,见表 2-11。
空间数据库:生态林地块空间数据库、城镇绿地空间数据库、村庄绿化美化地块空间数据库、等级绿地空间数据库等各类园林绿化资源空间数据库。
本项主要包括周期性监督考核报告、专题调查评价报告、工作建议、总体分析报告、工作总结报告等。
周期性监督考核报告:按周、月、半年或年度定期实施园林绿化资源监督考核并提交报告,包括林地/绿地监督管理报告、林地/绿地批后监督管理报告等。
专题调查评价报告:林地/绿地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城镇绿地调查核测报告、村庄绿化美化地块调查报告、公园意识形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报告、公园管理服务模式调研报告以及各类别、各级别公园监督检查报告等。
工作建议:生态林村头片林景观游憩改造提升建议、公园管理提升策略建议、市级示范性集体林场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建议、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建议、林长制体系建设工作建议等。
总体分析报告:居住区绿地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5+4”(五类四级)公园监督考核报告、园林绿化行业问题分析报告等。
工作总结报告:林地/绿地养护监督项目年报、公园/绿地分类分级专家评定报告、等级绿地预检报告、等级绿地管理迎检工作报告等。
民生智库秉承“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的使命,以“专业、担当、奋斗、快乐” 为价值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深度洞察民生民情民意,坚持开展独立、客观的专业研究,为政府决策和施政提供了专业的智力服务、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民生智库深耕发展改革、民政老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市场监管、城市治理、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绩效评估等专业领域,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研究、发展规划、社情民意调研、第三方巡查评估等专业服务和各类数字政府解决方案,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一院九部”的业务发展模式,受到客户、媒体和业内同仁的广泛好评。
原标题:《【民生智库•社会调查与评价专栏】公共服务调查与评价之园林绿化(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