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风景园林学家、《中国园林》杂志主编、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王绍增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01月27日10时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
王绍增,河北吴桥人,汉族,无党派人士,1942年10月08日出生。开云电竞1960—1964年就读于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1964—1979年先后在成都市园林局、成都市青白江区工作;1979—1982年在北京林学院攻读园林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郦芷若教授、程世抚教授,是中国在“文革”后培养的首位园林规划设计硕士;1983—1989年先后在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建委工作;1989—2002年任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高级工程师、教授、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及首席教授;1998年至今先后任《中国园林》杂志编委、副主编、常务编委、主编;2006年始任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兼任北京林业大学客座教授、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广东省园林学会理事、资深顾问,《广东园林》编委,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0—2014年),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顾问等职务,是首届广东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王绍增教授是我国风景园林界著名的思想者及践行者,一生致力于风景园林的学科建设、行业发展、教学科研及设计实践,其研究涵盖风景园林学科内涵、规划原理和理论、设计方法、中外园林历史的交流、比较与发展、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前瞻、深刻、系统、完整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王先生于20世纪末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应生态优先的理念,提出了基于城市气候调节和大气污染净化的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生态原理的基础理论,该理论开创了后期中国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先河,代表性成果《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获广东省2003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王先生于21世纪建构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营境”体系的理论基础,以“营境学”为核心系统全面建构中国风景园林学派理论体系。王绍增先生一生成就斐然,成果丰硕,发表《风景园林学科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等论文70余篇,主编课程教材《城市绿地规划》,为人居环境科学大系统视角下发挥农林院校生态优势的经典教材;撰写专著《住宅设计环境实录》,为20世纪末园林行业的经典案例书目;撰写专著《园冶读本》,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通俗易懂的研读《园冶》的途径。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的词条“中国近代公园”和“川西名园”。
王绍增教授主持过多项环保监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项目,主要有成都青白江区环境本底调查、四川九寨沟风景区规划(主导工作)、长江三峡四川段旅游及文物保护规划、广东汕尾遮浪海滨总体规划、广州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江门市绿地系统规划、开平市绿地系统规划、台山市绿地系统规划、广东省和平县核心区城市设计、广州市龙头山森林公园规划、新丰云髻山风景旅游规划、成都紫竹院居住区环境设计、肇庆市鼎湖山广场规划设计、海口市中华恐龙园总体规划设计等。
王绍增教授自1989年开始居住在广州近30年,对广东园林学会、《广东园林》杂志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许多指导性意见,为岭南园林的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出和倡导开展热带园林研究,协助棕榈、岭南、普邦等多家岭南地区风景园林企业的发展。担任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系主任、首席教授期间高度重视本科教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了完善的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学生规划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影响了大批的青年学人。
王绍增教授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在担任《中国园林》杂志主编期间,提出“关注国际动态,立足本土特色”的办刊思路,促进了杂志的发展,使经过长期积淀的《中国园林》杂志成为了中文核心期刊,并连续6次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他为每期杂志所撰写的主编心语在国内外业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他关怀爱护着风景园林行业的青年学者,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辩证思维,促进青年学者走向学术成熟,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
王绍增教授为推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的筹建和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研究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的重要学术团体。
王绍增教授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优秀论文评选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担任历届年会优秀论文评选的评委,使年会优秀论文成为风景园林行业重要的奖项。开云电竞
王绍增教授参与起草的《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风景园林的学科内涵和理论基础,论证了风景园林增设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促使风景园林最终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一级学科,推动了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发展。
王绍增教授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离世是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我们将传承先生极力倡导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人之精神、追求和思想,共同发展风景园林事业,造福人类。